混凝土未完全硬化的原因及分析
- 椰子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
 -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与安全管理
 - 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
 -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材料
 -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问题和防治措施
 -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
 - 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
 - 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上应用价值、发展重点和难点
 -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途径:机械式停车
 -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空重型塔式起重机拆除技术
 
某开发区生产车间工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,混凝土总体积约40立方米,强度设计等级为C30,混凝土配合比为1:1.24:3.04:0.44,混凝土设计表观密度为2400 kg/m³。混凝土所用材料为青海水泥厂生产的425#普通硅酸盐水泥,大同河砂石,自来水及NF减水剂,现场施工为普通搅拌机搅拌、小车运输、振捣棒振捣,施工温度为18℃。混凝土浇筑后,第二天检查发现混凝土未完全硬化,部分结块,部分呈疏松状,用锤轻轻敲击纷纷落下,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,工程被迫停工。经多方面查找原因认为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,但对混凝土材料质量产生最大疑义,因此要求从两方面入手研究,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。(参考《建筑中文网》)
2 材料质量检测2.1 水的检测
       混凝土拌和水要求不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、油脂和糖类。凡是PH值小与4,硫酸盐含量(SO2-4)超过水重的1%的水,都不宜使用 [1] 。
       对水质有怀疑时,可将该水与洁净水分别制成混凝土试件,进行强度对比试验,如该水制成的试件强度不低于洁净水制成的试件强度,则该水为可用水,由强度对比实验可知,现场用水不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。所做试验结果见表1 。
表1 用水强度对比值
|              项目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合比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件尺寸 (㎝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件强度(MPa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均强度 (MPa)  |         ||
| 1 | 2 | 3 | ||||
| 现场水 | 1:1.24:3.04:0.44 | 15×15×15 | 37.8 | 38.2 | 37.2 | 37.7 | 
| 洁净水 | 1:1.24:3.04:0.44 | 15×15×15 | 37.5 | 38.0 | 37.5 | 37.6 | 
2.2 水泥检测
在混凝土中,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,包裹在砂粒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而形成砂浆,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并填充空隙而形成混凝土。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,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,该混凝土采用青海水泥厂生产的425#普通硅酸盐水泥,由实验结果可知,该水泥合格,满足规范要求,因此不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,结果见表2 。
表2 425#水泥性能
|              项目  |             标准[2] | 实际 | |||
|              细度(0.08mm筛筛余率%)  |             ≤10.0 | 4.5 | |||
|              凝结时间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凝  |             ≥45min | 170min | ||
|              终凝  |             ≤10h | 5.5h | |||
|              体积安定性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沸煮法  |             无裂纹、无翘曲 | 合格 | ||
|              胶砂强度 (MPa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压强度 (MPa)  |             3d | 16.0 | 28.5 | |
| 7d | -- | -- | |||
| 28d | 42.5 | 50.3 | |||
|              抗折强度 (MPa)  |             3d | 3.5 | 4.7 | ||
| 7d | -- | -- | |||
| 28d | 6.5 | 7.3 | |||
2.3 石子的检测
该工程所用石子为5 ~ 40mm的碎石,其含泥量为0.5%,针片状含量为10%,符合《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》的要求[3]。同时,该石子长期使用,从未出现过影响混凝土强度问题,也未出现过碱骨料反应。因此,认为该石子不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。
2.4 NF减水剂的检测
该工程所用NF减水剂为淮南矿务局合成材料厂的产品,生产许可证、质量合格证齐全。并且该减水剂经长期工程实践证明,质量保证,性能稳定,是一种良好的外加剂,不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。经检测质量符合要求,结果见表3 。
表3 NF减水剂性能
| 项目 | 指标 | 
| 外观 | 红棕色粉末 | 
| 减水率 | 15%~18% | 
| 对钢筋锈蚀作用 | 无 | 
| 与水泥相容性 | 良好 | 
| 掺量 | 1.5% | 
2.5 砂的检测
由检测结果可知,该细砂的含泥量超标,根据规范(JGJ52-92)规定,普通混凝土用砂中有害杂质含量的含泥量小于等于3.0%,但该砂的含泥量已达6.4%,严重超标,不符合标准[4]。该工程所用砂经检测,其性能如表4 。
表4 砂的实验
|      筛孔尺寸             (㎜)  |                  分计筛余量             (g)  |                  分计筛余率             (%)  |             累计筛余(%) | 细度模数 |      表观密度             (㎏/m³)  |             含泥量(%) | 
| 5.00 | 2.5 | 0.5 | 0.5 | -- | -- | -- | 
| 2.50 | 15.0 | 3.0 | 3.5 | -- | -- | -- | 
| 1.25 | 12.5 | 2.5 | 6.0 | -- | -- | -- | 
| 0.63 | 88.0 | 17.6 | 23.6 | -- | -- | -- | 
| 0.315 | 185 | 37 | 60.6 | 1.82 | 1410 | 6.4 | 
| 0.16 | 147 | 29.4 | 90.0 | -- | -- | -- | 
| 底盘 | 50 | 10 | 100.1 | -- | -- | -- | 
       从该混凝土的形态上可以看出有部分砂粒表面无水泥浆,大部分砂粒间水泥浆较少,因此,可以认为水泥浆没有完全把整个砂石粘结成一个整体。经分析引起该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
     (1)砂的质量:现场用砂含泥量超过标准一倍以上,导致泥粒总面积大幅度增加,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它们。同时,泥粒本身强度低,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。
     另一原因,砂子偏细,在重量相同情况下,表面积大大增加,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,否则将有部分砂粒和泥粒不能被水泥浆包裹,而形成砂团,没有强度,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。
     (2)水泥用量:在砂子偏细、含泥量较大前提下,按常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,水泥量将偏少。不能使水泥浆充分包裹每一粒砂粒,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。
     (3)施工时搅拌时间:由于现场砂粒细、含泥量大,砂团不易分散,按常规搅拌时间,不能充分使水泥浆完全包裹砂粒。如增加搅拌时间,才能保证水泥浆与砂粒均匀混合,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。
     (1)把原先浇筑的混凝土刨除、清渣、布筋。
     (2)把砂用水清洗,检测,洗过的砂细度模数为2.1,含泥量降低为1.5%,符合混凝土用砂要求。
     (3)调整混凝土配合比,相应增大水泥用量,调整后配合比为1:1.17:2.72:0.44,设计表观密度为2400kg/m³。
     (4)适当增加搅拌时间,原搅拌时间为3分钟,现搅拌时间为5分钟,保证了水泥浆与砂粒充分拌和。
       经以上处理,顺利完成施工,并对试件进行检测,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论证,并对混凝土采取了钻芯取样,达到了设计强度要求。检测结果如表5 。
表5 混凝土强度测试
|              项目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件尺寸(㎝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强度值(MPa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否达到C30值  |         ||
| 1 | 2 | 3 | |||
|              混凝土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×15×15  |             37.5 | 38.6 | 38.2 |              达到  |         
| 36.9 | 38.4 | 38.1 | |||
| 钻芯样品 | 15×15 | 36.0 | 37.2 | 36.5 | 达到 | 
       通过对本工程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检测与处理,可以看出:
     (1)场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,只注重于影响强度的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主要因素,而忽略了砂石质量等一些次要因素,从而出现了混凝土质量问题。
     (2)强度质量监督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,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。从本工程质量检测可知,施工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工作,是工程质量的重大隐患。因此,应加强施工队伍自身的约束和监督,使其职责行为规范化,使工程质量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。
参考文献:
     [1] JGJ63-89.普通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标准[S].
     [2]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部.建筑材料规范大全[M]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95.124-128. 
     [3] JGJ53-92.普通混凝土拌合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[S].
     [4] JGJ52-92.普通混凝土拌合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[S].
原文网址:http://www.pipcn.com/research/200603/1475.htm
也许您还喜欢阅读:
